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

關聖帝君【武聖】

一、關羽的生平事蹟

01.投靠劉備
關羽幼年時,熟讀《左傳》,美髯,人稱「美髯公」。中平元年(184),關
羽在家鄉犯法,逃亡到涿郡,時逢劉備在招兵買馬,與其相談,甚為投機,
便投到了劉備的旗下。接著他隨劉備和張飛一起轉戰南北,參加數十次大
小戰鬥,從來都不怕艱難。劉備顛沛流離,他也從無怨言。建安元年(196)
劉備投奔曹操後,一次與曹操外出打獵,在眾人散開後,關羽曾要求劉備
準他殺掉曹操,劉備沒同意。建安四年(199),劉備反曹,逃至徐州,由
關羽鎮守下邳城,代理太守。

02.關羽的義氣
建安五年(200),曹操攻破徐州,劉備、張飛敗逃後不知去向。關羽為保
護劉備的妻子,被逼降曹。曹操對關羽甚為親近,拜為偏將軍。又讓張遼
去了解關羽的真正想法,關羽明確地說:「我確實很清楚曹公對我很好,
但我曾受過劉將軍的厚恩,曾發誓要同生死,這是不能背叛的。所以我最
終還是要去找劉將軍,不過在我走之前一定要立功來報效曹公。」曹操知
道後,深感關羽很講義氣,也沒有追究。

03.刮骨去毒
關羽曾受過箭傷,箭貫穿了左臂,後來傷口雖然癒合了,每到陰雨,骨頭 3/4
常常疼痛,醫生說:“箭頭有毒,毒氣侵入了骨頭,要重新破開胳膊,刮
骨去毒,才能根除。”關羽就伸出胳膊讓醫生治。當時關羽正請眾將士吃
飯,臂膊流的血把盆子都盛滿了,而關羽割肉吃酒,談笑自若。

04.關羽的忠心
吳軍進襲荊州,關羽旗下南郡太守麋芳(屯江陵)、部將傅士仁(屯公安)不
戰而降,吳軍以蜀軍將士家屬為人質,出兵配合曹軍,前後掩殺關羽部隊,
蜀軍迅速潰散。關羽帶著少量隨從向上庸方向撤退,最後在接近蜀境的臨
沮(今湖北安遠西北)被吳將馬忠捉住,被擒後堅決不降,給東吳斬殺。

二、戲劇中的關羽

在舞臺上,關公的形象都是完美的英雄,面如重棗,長髯飄拂,威武氣概。即使
是在《走麥城》裏,他也照樣英雄本色有增無減,誠可謂是“生當作人傑,死亦
為鬼雄”。(註一)元代著名戲劇家在《關大王單刀會》雜劇中,通過喬閣老
這個人物對關公的堂堂英武氣概進行了神韻畢現的描繪:「上陣處三綹美須飄,
將九尺虎軀搖。五百個保關西,簇捧定個活神道。敵軍見了,唬得七魄散五魂消。
你每多披取幾副甲,每多穿取幾層袍,恁的呵敢蕩翻那千里馬,迎住那三停刀!」

三、關羽的封號

關羽以忠貞、信義、仁智和勇武稱著於世,廣受民間崇祀,尊其為「關公」、「關
夫子」, (註二)與孔夫子齊名,並稱「文武二聖」。關羽歷朝皆有加封,可謂
「褒封不盡,廟祀無垠」,這位出身微踐的一代名將又是幸運的。在他去世百年
之後,被活人一代一代推到了空前崇高的地位,成為千百年來世人尊崇的偶像。
關羽生前的職位僅是個將軍;“漢壽亭侯”,也僅僅是一個“鄉鎮級”待遇的賜
封。但他死後卻名聲鵲起,封號不斷升級,奇跡般地跨越了時代,跨越了歷史,
最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。宋代,默默無聞了800 年的關羽,被宋徽宗連升
三級:先封“忠惠公”,再封“崇寧真君”,又封“昭烈武安王”和“義勇武安
王”。元代文宗,封關羽為“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”。明代神宗,封關羽為“三
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”。這位死了1000 多年的三國名將的封謚,
終於由侯、公、真君、王,至此登基為“帝”了。歷代王朝對關羽的加封在清代
達到極盛,清德宗光緒皇帝對關羽的封號最長:“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國保
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”,亦稱為「關帝」、「關聖」、「關聖帝君」、「武聖」,
超過了前代任何王朝。

四、宗教中的關羽

歷代封建統治者尊崇關羽自不必說,就是李自成、張獻忠、洪秀全等農民起義領
袖,也把關羽奉為膜拜的英雄。不僅如此,除了在華夏大地,在日本、東南亞以
及海外華僑中,對關羽的膜拜之風也歷歷不衰。(註三)關羽也是唯一被佛,
道,儒三家崇拜的神,佛教把他當成是護法。道家儒家把他當成是「忠義」的象
徵,尊稱為「關聖帝君」。至今,全國各地的「關帝廟」仍香火鼎盛。在擁有二
千餘萬人口的台灣,關公信徒多達800 萬眾,幾乎各家各戶都為關公設香案,
立牌位,挂聖像。台灣的關公畫像年銷售量,遠遠超過了他們最崇奉的神祗媽祖。
美國的“龍崗總會”是一個以拜關公為祖的民間組織,各地分會有140 多個,遍
佈華人居住的世界各地。南亞各國競相立廟拜求關公,最盛者當數泰國。在日本,
早在清代就有關帝廟;前些年還新建了一座關廟,據稱是海外建築規模最大的關
廟。

轉載自http://shs.tngs.tn.edu.tw/essay/post/upload/9310/9310_632347657093906250_國立中興高中_古代猛男關羽.pdf

沒有留言:

神鷹宣告

*本網誌轉載之資訊屬於原作者【神鷹旨在發揮網路世界網 網相連的精神】

*本站轉載之比賽&活動訊息以原單位公佈為準